桐庐县教育局2021年工作要点

工作要点 时间:2021-09-14 手机网站

2021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县教育大会精神,着力补短板、促均衡,提质量、保公平,抓治理、优生态,强队伍、正理念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全面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,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,奋力谱写新时代桐庐教育现代化新篇章。

一、聚力党建引领,在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上坚守初心

1.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。进一步完善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,推动党中央关于教育的重大决策的快速落实落地。全力做好桐庐教育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工作。在推进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、规范化的基础上,大力推动基层党建创新,深化党建示范工程,不断培育和创建“一校一品”党建工作品牌。统筹推进党的建设与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,不断丰富“党旗映校园”内涵。全面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。加强清廉学校建设,做好岗位廉政风险排查,培育一批清廉学校示范点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。完善党建带群建工作。加强教育宣传工作,引导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、质量观、成长观,及时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进典型和经验。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,引导广大党员、干部加强党性锻炼、党性修养。

二、抓实立德树人,在“五育”并举全面提升育人水平上久久为功

坚持“五育”并举,按照突出德育实效、提升智育水平、强化体育锻炼、增强美育熏陶、加强劳动教育的要求,全面发展素质教育。

2.推进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。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小学以养成教育为主线,全面落实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》。构建以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师德规范和师训体系。开齐开好思想政治课,推动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,形成“思政课程+课程思政”齐头并进的局面,形成“专职教师+兼职教师”的育人合力。加强中小学班主任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德育骨干队伍建设,完善中小学德育保障体系。

3.以培养认知能力,促进思维发展,激发创新意识为目标,不断提升学生智育水平。实施好《桐庐县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(2020—2023年)》,积极探索城镇幼儿游戏教学新模式,全面提升幼儿保教质量。做好主城区幼儿园服务区调整工作。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义务教育,严格落实学科教学常规(即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),健全教学管理规程,确保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。深入实施义务教育“提质强校”工程,加快推进“家门口好学校”建设。统筹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,深入推进“互联网+教育”各项工作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在“先学后教”“以学定教”的理念落地落实上久久为功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,充分发挥教科研工作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。改进小学课后托管服务,丰富课后活动内容,提升课后服务质量。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,推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。推动全面建立普通高中生均经费制度并逐步提高经费标准。

4.实施健康促进行动,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和健康水平。按照“健康知识+基本运动技能+专项运动技能”教学模式实施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,提升中小学“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”质量。构建“学会、勤练、常赛”的体育工作机制,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动力,让每一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。构建以足球为引领的校园运动队联盟,提升重点运动项目在校园的普及水平和后备人才培养质量。加强生命教育和学校健康教育,开展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、疾病预防、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、急救等知识和技能的宣教活动,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。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,加强作业、睡眠、手机、读物、体质等五项管理。贯彻落实好《桐庐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意见》。

5.实施美育修身和科技创新行动,提升学生艺术水平和科学素养。构建“学会、常练、多展”艺术教育工作机制,改革艺术素养评价机制,引导每一位学生形成1-2项艺术特长和爱好。小学段全面普及书法教育进校园,把书法与写字教学有机结合。构建课堂教学、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发展机制。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成立合唱团、民乐团、舞蹈团、戏剧团并正常运行。拓展艺术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机制。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科学教学,开展丰富、多元、优质、创新的科学实践课程,注重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。积极鼓励学校开展STEM和创客教育,强化学科融合,降低创客门槛,增强创客体验。

6.大力推进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,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。各学校要结合校情建立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,因地制宜制订劳动教育清单。探索建立“劳动周”制度。用1-2年时间,统筹资源,构建模式,推动建立课程完善、资源丰富、模式多样、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,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、示范引领的先进示范校,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。

三、抓好队伍建设,在锻造有教育自觉的教师队伍上行稳致远

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在于教师队伍的现代化,教师强则学校强、教育强。必须把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、优先位置,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。推动落实市、县“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”。

7.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。落实教育、宣传、考核、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。在加强师德师风负面清单与信用管理机制建设上久久为功。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,引导教师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争做“四有”好老师。继续开展“感动校园·美丽教师”评选表彰活动。加大师德失范行为的查处力度,坚持对师德失范者在评优评先、职称评聘等方面的“一票否决”。

8.推进专业化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。制定实施“十四五”教师培训规划。加强校长队伍梯队建设,继续开展“领航校长”“未来校长”培训。开展校长课堂教学比武,提升校长聚焦课堂、智慧引领的能力和水平。各类“三名工作室”在扩面和提质上下功夫。提升学校或城乡教育共同体校本培训的绩效。全面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。加强对新入职教师、乡村教师、紧缺学科教师、班主任、职业教育“双师型”教师的培训,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。

9.深化人事制度综合改革。充分发挥“县管校聘”管理模式在优化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。按照“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、突出教育教学实绩、强化一线学生工作”的要求改革教师评价,优化教师职称评审方案。优化民办学校教师管理。深化校长教师交流机制。在全面保障教师队伍待遇的基础上,深化教师绩效工资改革,优化绩效工资的激励、导向作用。